当前位置: > 优游app >
优游app中安在线淮北频道
淮北新闻
淮北资讯
又到一年农忙时,各地夏收大幕陆续拉开。今年,由于淮北市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,不断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,再加上气候条件适宜,有效保障了粮食生产安全,眼下各地正通过提高机收作业效率,节粮减损让夏收增产增效。
6月2日上午,记者在濉溪县孙疃镇刘寨村麦田内看到,多台收割机正在田间紧张作业。今年这里的小麦长势良好,麦粒饱满,丰收在望。
今年全市小麦种植面积248万余亩,预计亩均增收200斤以上。为了确保夏粮颗粒归仓,今年我市加强了农机培训力度,大力推广粮食机收减损技术,引导农机手在生产实践中精细操作、节粮减损。经测算,精细操作下,小麦机收损失率可控制在国家1.2%的要求以下。
孙疃镇刘寨村农机手叶田元已有六年的机收经验。今年,他按照新的作业要求,根据田块地形和小麦在地情况,精细操作,15分钟不到,2亩地的麦子就收得干干净净,机损率降低到了0.8%。
叶田元告诉记者,为了解决传统收割机麦穗脱粒不干净问题,从今年开始升级了新式收割机,现在每亩地的机损率均可降到1%以下。
随着机械化收割的全面推广,我市加强了机收减损技术的培训,不断提升农机作业效率,从地里再“挤”出一部分粮食。我市整合农机系统技术力量,组建农机维修服务队,进村入户,动员和指导农机户检修保养联合收割机,全市8000台联合收割机于夏收前完成检修。同时,我市组织技术人员采取集中培训、上门服务、现场交流等方式,对农机手进行驾驶操作技能、安全生产和跨区作业知识培训,大力宣传小麦机收减损技术指导意见,提高机手贯彻标准的自觉性。截至5月底,已举办培训班20期,培训作业机手2200人次,发放技术明白纸5000份。
夏收期间,我市10个小麦抢收工作指导服务组分赴一线,指导农机手根据不同地块,调整作业路线、速度和幅宽,力争把机收损失率降到最低。
在双堆集镇吴井村,村民周辉今年种植的小麦迎来了丰收,让他惊喜的是,当地正在推行“粮食不落地”举措,让他多打了几百斤粮食。
“由于技术管理措施到位,今年一亩地可收粮1200斤,比往年收得干净,地上没洒麦,减少了粮食收获环节的损失。”周辉说。
当前,各地小麦大面积机收作业即将陆续展开,夏收作业将持续到6月中旬。气象部门预计,未来一段时间,我市以晴好天气为主,但不排除短时雷阵雨天气。农技人员建议,种植户应调配好收割机械和人力,抓住有利天气,适时早收,及时晾晒归仓。
Copyright © 2002-2017 DEDECMS. 织梦科技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